大家好,我是听说读写拔高长线班的老师周晓丽。最近我们长线一级的小伙伴终于学完了时态的内容,并展开了对于传说中的被动语态这么一个知识点的学习。不可否认,小伙伴们在做主被动变换题目时均表示毫无压力,尤其是对最常见的六种时态的被动结构的掌握,可以说如数家珍。但是一做起被动语态的翻译题,教室的气氛瞬间就凝重了,似乎有无数条黑线在教室里飘来飘去,一个个幽怨的小眼神儿巴巴的盯着我苦笑,对着黑板都能感觉到背后直穿而来的凉意。您可能觉得栗子夸张了,是什么样的句子竟让大家变得如此幽怨呢?
其实还真不难,只不过是我们汉语的用语习惯和英语的用语习惯不同,所以很多句子都不能够只看字面意思然后逐字逐句的生造。以下是我们的部分练习题,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:
1. 他的新书下个月出版。(publish)
2. 今天的会议取消了。(cancel)
3. 你要的书已经准备好了。(prepare)
4. Tom的鞋已经穿烂了。(wear out)
5. 我生来就是个美女。(bear)
6. 等你的作业写完,你就可以出去了。(finish)
细心的人可能一眼就发现了这六个句子根本连一个“被”字都没有,甚至连同义的“为……所”“由……”等词都没有,怎么能让大家用被动语态去翻译呢?我们班的小伙伴也是这么认为的,所以很多人都写成了主动的句子。要想弄清楚问题所在,就要从被动语态的用法看起了。
首先,我相信大家对以下说法肯定都不陌生:当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时(即主语做出的动作),用主动;当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(即动作发生在了主语上),用被动。比如:
The woman eats hot dogs every day.
这个女人每天都吃热狗。
主语the woman发出的eat的动作,所以是主动。
The tree was cut down by the workers yesterday.
那棵树昨天被工人砍倒了。
主语the tree是cut的承受者,所以是被动。
然后大家就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被动语态的存在了。设想一下,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个动作是谁发出的,怎么写出主动的句子呢?或者沟通的双方都知道动作是谁发出的时候,完全不需要再去强调,是否还需要用主动,去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呢?这样说,可能比较抽象。大家再看一眼我们上面的六个句子。
前三个句子我们根本不知道“他的新书”是谁出版的,“今天的会议”是谁取消的,“你要的书”是谁准备的,所以这时候很难写出主动的句子,我们不能臆造一个句子的发出者,就只能用被动了。另外这三个句子的主语其实全都是后面动词的承受者,必须用被动。只不过我们汉语用语上多用主动,所以大家看到的句子没有“被”字。那么前三个句子的翻译应该是:
1. His new book will be published next month.
2. Today’s meeting has been cancelled.
3. The book you need has been well prepared.
再看后三个句子,通常情况下,“Tom的鞋子”自然是由Tom穿的,“我”只能是我妈妈生的,“你的作业”自然是你去写的,所以根本没必要强调动作是谁发出来的,这时候再用主动就会很多余、累赘。再看句子主语和动作的关系,三个主语“Tom的鞋子”“我”“你的作业”分别时动词“穿”“生”和“写”的承受者,所以也只能用被动了。因此后三个句子的正确翻译应该是:
4. Tom’s shoes have been worn out.
5. I was born a beauty.
6. When your homework is finished, you may go ou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