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know你知道……
Vincent留学地美国
留学前,我觉得自己英文还行,甚至讲起英语来还有口头禅,总爱模仿美剧中老美的口音,说话前先来句“YouKnow…”作为开场白。当时感觉,这样开始对话会产生些许亲近感,能马上跟对方套上近乎。有一次去面试一份教中文的小时工,自己觉得说了小半辈子中文,而且通过了国内的普通话考试,到美国教个把小孩子完全不成问题。而看面试老师的反应,她对我的简历也挺满意。所以不由自主地想营造一种轻松平等的对话氛围。所以我习惯性地脱口而出:“You know ItaughtChinese to foreign studentswhen IwasinChina。”刚想继续炫耀自己的口语时,对方面无表情地打断我,毫不客气地说:“Idon’tknow。”接着又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要推荐信,当我解释那些工作都是私人兼职的时候,她那一脸质疑的表情仿佛是在说:原来你从未接受过培训,只是非正式地从事过零星的成人汉语教学,那你凭什么来这里教幼儿汉语呢?我就知道自己这次面试失败了。原来在英语中, know是一个非正式的表达,You 所以不合适用于这样的正式场合。跟与自己不熟的陌生人也最好不要用。
Shake a leg!快点儿!
Elizabeth留学地美国
美国人奉行“时间就是金钱”的准则,所以经常会相互催促。尤其是几个女生相伴上街,总要花很长时间化妆打扮,弄得房间一团糟的时候还在大呼小叫,倒是有趣。其中最常听到的一句就是“Shake a leg!We arealready late!”就是“快点啦!我们已经晚了!”一开始听到这话的时候我还真不明所以,因为Shake这个词大家都很熟,就是“震动,发抖”的意思。听来就像“我们迟到了,我紧张的腿都抖了!”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句俚语,而且非常口语化。在赶飞机、赶考、赶着去约会的时候都可以用,纯粹是说时间紧张,而与心理无关。如果要说吓得两腿发抖,也有一句专门的话:“Shake inmy shoes。”不说脚抖,而说鞋抖。另一句话常用在万圣节或者愚人节的时候,就是“To pullone’s leg。”意思就是“开某人玩笑”。想想在别人走路的时候去拉他的腿一下,这个玩笑开的是够损的!
Can I have somemore?我能再来点么?
Fiona留学地英国
有次跟英国同学一起去一家餐馆,那里主菜是可以续的。因此一群人兴致勃勃一起前去。主菜分量小,吃一份确实还没饱。于是我举着手对服务员说:“Can Ihave anotherone?”服务员连忙跑过来惊恐地看看我,问:“Is there any problem,ms?”我回答:“No, I justwant to have another one。”一边说一边还心里犯嘀咕,英国佬也挺抠门的嘛,明明说好能续的,怎么一谈到续餐还要大惊小怪问有什么问题。对面的同学见状,立马微笑着对服务员解释道:“Justonemore,please。”服务员这才跑开去,但仿佛还心有疙瘩。等服务员再端上来一份后,人家还念念不忘问我是否对主菜有任何问题,我忙不迭地说“没问题,没问题……”接下去的餐只敢埋头闷吃,极为不好意思。
原来我说的那句话,以及说话前的大声召唤状会被人误以为是我对食物不满意,要求更换一份。通常这对一家餐馆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满和批评,属于挺原则性的问题。其实要求续餐只需简单说一句“Onemore,please。”即可,意思就是“再给一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