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ōu guó
注音一ㄡ ㄍㄨㄛˊ
繁体憂國
⒈ 为国事而忧劳。
⒈ 为国事而忧劳。
引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寡人忧国爱民,固愿得士以治之。”
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,不惜伤损威重。”
清 钱谦益 《董应举授中大夫制》:“为国以得人为急,人臣以忧国为先。”
⒈ 忧虑国事。
引唐·韩愈〈论淮西事宜状〉:「朝廷无至忠忧国之臣,不惜伤损威重。」
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·第二七出》:「班随郎署沐恩波,诛佞曾将宝剑磨,忧国鬓萧疏,何日朝廷清妥。」
1.学习时说,总*记重要讲话总揽全局、高瞻远瞩,忧党忧国忧民,思想性、指导性和针对性都很强,既是深化作风建设的再部署,更是吹响从严治党的进军号。
2.二百十五、屈原的《离骚》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。
3.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,忠臣之志也。
4.蔡学士素有文采,忧国爱民,天下敬仰。
5.屈原的《离骚》充分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强烈感情。
6.《离骚》充分反映出屈原忧国忧民的赤胆忠心。
7.在诗中,作者把国家与民众的灾难视同“己饥己溺”,澎湃着不可抑制的“急济心怀”,那种忧国忧民之情,揽辔澄清之志,跃然纸上。
8.诸葛亮一生小心谨慎,鞠躬尽瘁事必躬亲,常因差池痛责手下,忧国之心可鉴,人才从此断档,以致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当先锋”,最终断送了蜀国的大业。
9.丞相大人忧国忧民,朕理当褒奖,哪有降罪之理!
10.,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,以国事为己任,前仆后继临难不屈,保卫祖国,关怀民生,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。